文/馬海霞(尊品雜志)
鋼筋水泥的骨風,代表堅毅與執著,撐起一個家的深度;
色彩光影的嬉戲,藏匿細膩的柔情,承載一個家的溫度。
正如張燕、譚金良這一對室內設計夫妻檔,一個熱愛創意,一個專注工藝,用他們的才情與付出,讓傳統與夢想、性情與完美有了特別的相遇。
圖片說明:此作品為自在天裝飾公司設計作品
室內設計:譚金良
陳設配飾:張燕
人物素寫
張燕:“閑暇時,他是個非常熱愛生活的人,攝影、泡吧、旅游、下廚,充滿情趣;工作時,他是個室內設計師+造價師,內心富有激情,思維縝密,這讓他的設計充滿了不可復制的靈感和理性。”
譚金良:“她輾轉不同的城市,多年的奔波讓她豐富了人生閱歷,有了自己對生活的理解。她熱愛設計,尊重原創,以藝術的激情去做設計,在她的作品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、對人性的尊重。”
2010年3月14日,自在天湘潭分公司首席設計師張燕獲得了“2009年中國十佳配飾師”。載譽歸來的她,最大的愿望就是將這份喜悅與自己生命最重要的愛情、生活、工作伙伴——她的先生自在天湘潭分公司總經理譚金良分享。張燕總說,這是屬于兩個人的成功,屬于兩個人的喜悅。于是,在一個陽光明媚的陽春暖日里,這對夫妻檔聯袂接受了《尊品》記者的采訪。
《尊品》:恭喜這次獲得了大獎,你們怎么評價獲獎作品——“韶光自在的傳世之美”的別墅設計?
張燕:得了獎當然很高興,但我更看重的是設計獲得了客戶的認可,它滿足了客戶的審美訴求,表達了他對生活的理解與追求——別墅有著簡歐的外殼,美式的室內裝修風格,但是骨子里依舊是中國傳統的情結,是在祖輩生活的根基上,以更時尚的形式了表現生活。
譚金良:這座大宅是一個兒子獻給父母的愿望之作,他對父母的孝敬和對家的愛,讓我們非常感動,所以我們把這個家當成了自己的家一樣傾注愛心。從前期的風格定位、方案設計、硬裝實施階段、軟裝配飾,耗時10個月,我們幾乎是泡在工地,對每個細節精心雕琢,讓這個家看起來更牢固,溫暖,舒適。
《尊品》:這次的大獎名叫“2009年中國十佳配飾師”,我們聽說過設計師,但什么是配飾師呢?怎么理解“配飾設計”?
張燕:室內設計講究功能和實用性,而配飾設計則更關注文化、思想。
生活中的設計無處不在,例如充滿異國風情的服裝、銀飾、皮草、女包、首飾等工藝品,往往滲透了一個地域的文化精髓,也是對設計和工藝的一種極限挑戰。這些就是我的最愛,欣賞一件來自尼泊爾或印度的飾品,能從中感悟到一種超脫、逾越、自由。來自生活的色彩搭配、比例以及飾品陳設,都能成為配飾設計靈感的起源。我一直認為,做設計最重要的是對生活的理解,對待生活的態度。
譚金良:通常我們把設計分為三個階段:方案設計、實施設計、配飾設計。前面兩者為硬裝,是對室內空間的二次重塑;配飾設計則考慮家具的外形、材質、色彩、窗簾的布料和款型,以及制作工藝、飾品及裝飾畫的陳列等,這些細節可以創造出奇特而美妙的效果,像服飾一樣呈現出主人的品味和文化內涵,是畫龍點睛、錦上添花之筆。
《尊品》:別人形容你們是“珠聯璧合”,你們在工作上怎樣相互配合?
張燕:我一直享受著合作的默契與愉悅。我很感性,他追求完美;我喜歡創意,他懂得去實現。我很欣賞我的先生,他不僅是一個管理者,本身也是一位優秀的設計師,當我把想法告訴他,他就能馬上意會,把這些想法變成現實。今天我能獲得各種大賽的獎項,也源于他不斷的鼓勵,以此發現自己的不足,獲得更大的成長空間。
譚金良:以前我們是同事,經常合作項目,她做方案設計,我負責實施,跑工地,落實材料、工藝等等。就這樣,我們成了公司的最佳搭檔,慢慢地覺得工作和生活都分不開了,開始相互欣賞對方,開始習慣了依賴感……合作,相互扶持,一直到現在?,F在,我會在工藝、材料、成本上幫助她,而她也會在軟裝配飾來幫助我。
《尊品》:經過五年的時間,自在天裝飾在今天的湘潭家喻戶曉,你們最大的感悟是什么?
張燕:五年以來,我們與客戶共同成長。5年來,我們和客戶一起成長,5年前的老客戶最近又找到我,讓我給她做一套別墅的設計,還介紹朋友來公司裝修,真的很感動。這是一種真誠的信任與托付,而我將盡自己所能做讓業主更暖心的設計。因為業主的支持,我們的裝飾設計事業在湘潭扎下了根。
譚金良:在過去的五年中,大家看到的自在天是一個不斷超越、不斷思變的設計團隊,獲得了許多獎項和榮譽,但那些僅僅代表過去,我們只是把這些榮耀當成新的起點,將會繼續努力為客戶提供更專業的設計、更貼心的服務。
全文摘自湖南高端雜志《尊品》3月尊貴號